进了“海淀鸡娃群美国分群”,我真的大开眼界!
在海淀,每年这时候,身边有小升初家长,我们一向是有多远“躲”多远,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冒头。
因为这时候,小升初家长们的情绪最不稳定,尤其家有牛娃的,聊天稍有不注意,就容易触雷
在海淀,小升初的水可比中、高考深多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很多人都觉得国内太卷。怎么说呢,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
前段时间我跟邻居薇薇安视频聊天(老粉们都知道,我的邻居好友薇薇安带娃全家去美国,已经快一年了),她说在那边进了两个小朋友学习交流群,忽略群名,光看群里的聊天内容,总有一种“串台了”的错觉,以为自己进了个“海淀鸡娃群”
我问薇薇安,群里都聊些啥,她把我拉进去“潜伏”了两天,实话实话,我确实是被惊到了——什么学习机、倾听者、超记牛、睛延宝、护眼台灯,各种名著、狐狸家的三国、西游记,喜马拉雅里的故事音频,群主还时不时分享她私藏的网盘资源(我看了下,跟咱们国内家长网盘里的内容基本同步)
薇薇安说,疫情刚开放那会儿,群里的妈妈们就开始讨论暑假带娃回国参加什么夏令营,报什么研学项目,走故宫游学,还是丝绸之路……
还有想回来补数学的(跟谷爱凌当年一个路数)
米粒妈想到最近北京各区出入境大厅人满为患,都是护照过期去换新的,其中一大半儿是小学生,不少都要趁暑假参加国外的夏令营。
国内的想出去,国外的要回来,整个一学龄儿童大迁徙
话说回来,华人家庭在美国拼命鸡娃,也不是没有原因。
薇薇安说,她去美国之后,一直在研究美国的升学政策,毕竟家里俩娃,早研究早规划。研究来研究去,她说,真的是震惊又头大!
美国跟咱们国内不一样,像帝都,不管海淀六小强,还是西城的四中、八中、德胜、三帆,这些顶级牛校都是公立,而在美国呢,但凡对教育有点追求的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塞进私校。
免费的公立学校不香吗?
讲个古早点的故事吧,但确实深有体会。
米粒爸当年刚到美国留学,还不到16岁。在中介的忽悠下,进了一所免费的公立中学。刚一入学,米粒爸就发现被骗了!
公立学校的老师不太认真教学,大部分只是糊弄事儿;学校里没几个白人学生,下午3点一放学,大家就在街上混,抽烟喝酒泡妞吸大麻;动不动哪个女生不见了,就是被搞大了肚子,回家生孩子去了。
米粒爸尽管才16岁,也暗暗觉得这事不对劲儿。他想转学去几个街区以外的私立中学,因为私立中学才能提供精英教育,才有可能去顶尖大学。
他初生牛犊不怕虎,直接坐公交车去私立中学,找到教导主任,陈述他的优势和长处(成绩在公立学校年级第一、体育健将、学生会干部、编程达人,初三就自己做了个网站……),恳求人家给他一份奖学金。
那个年代中国留学生非常少见(现在这伎俩肯定不成了),人家被他的勇气打动,居然允许他旁听一学期课,如果特别优秀,就破例给他奖学金。
最后,米粒爸不仅成功拿到了奖学金,如愿进入了私立中学,而且在那所牛人辈出的中学,米粒爸居然还当上了数学队长、编程竞赛金牌……申请大学时,还获得了牛校的全额奖学金。
美国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,公立学校很简单,就是培养这个国家的工作人员,说白了,就是从事基础工作的人;而私立学校培养的是未来领导这个国家的精英。
所以在入学的时候,学校就会考虑,你会给学校,给这个国家带来什么。
美国总统的孩子,有社会资源;亿万富翁的孩子,可以给学校捐款;剩下的就是体育特长生和自身能力特别突出的孩子,比如数理化竞赛冠军等等。
在美国,排名前19位的大学,全部是私立学校,而全美只有26%的学生能进入私立学校。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,真的很难。
如果没有家庭资本,就只能拼孩子啊,无论中国还是美国,都是一样的道理。
那私立大学跟私立小学、私立高中又有什么关系呢?
美国大学的录取不像咱们国内有统一的高考,他们想进顶级名校,就要往回倒推,去看哪些私立高中申请名校几率更高(像米粒爸当年,如果没有从公立中学转到私立中学,大概率申请不到什么好大学,更别提奖学金了),再从高中往前倒推,看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录取情况。
私立学校不看学区房,但仍然要为“学区房”埋单,比如你家就在普林斯顿附近,那你娃最后进普林斯顿的概率肯定要大得多,但你也要承受相应的代价,比如所在的新泽西州,房产税就高得离谱,可能你为此纳的税就足够在西部读一所私立学校了。
但为了教育,从西部搬迁到东部的家庭仍然源源不断,络绎不绝。
(▲这是北美学而思发的喜报,看看都卷成什么样子了,像第一个、第二个这两个孩子这么优秀,才能上个UCI)
美国教育东部和西部差距实在太大了,众所周知,常青藤都在东部,西海岸算是“教育荒漠”,顶级名校只有斯坦福和加州理工。当然还有UCLA、USC和伯克利,这几年也是卷得一塌糊涂。
但东部,或者说整个美国,最卷的肯定要数纽约。薇薇安问我:两岁孩子要参加面试你信吗?
真的是面试孩子。怎么面试呢?一群两岁孩子一起玩,每个孩子后面都跟一个老师做记录。
比如一个小朋友哭了,老师要记录其他孩子的反应,你有没有表现出你的善意、你的同情,你有没有上前去安慰那个哭了的小朋友。
咱都养过娃,两岁孩子是你控制得了的吗?很多两岁孩子话还没说利索呢。碰到一些内敛、慢热的娃,挂在妈妈身上俩小时,面试早结束了。
但就因为要面试孩子,还催生出了不少社交培训班,专门训练孩子如何应对这样的面试。培训两岁孩子社交?!也是醉了,但它在要挤进私校的妈妈们眼里,就是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
看来啊,美国人的卷,比大海淀有过之而无不及,虽然味道不一样,配方竟然一样的清奇
之前米粒妈在《纽约顶级贵妇的鄙视链:我是妈妈,我需要铂金包》写过,在上东区,想进高级的私立学校就得先在幼儿园卡位,幼儿园才是决定孩子进入名校的最关键一步,所以,整个上东区最有权势的人其实是幼儿园园长
首先你得通过书面申请,然后是双亲面试,接着才能得到面试孩子的机会。
孩子的面试被称为“试玩”。
幼儿园非常鸡贼,把“试玩”的时间都安排在孩子的午睡时段。他们会在一些不那么起眼的玩具中间,专门放一个特别新奇的,特别吸引孩子的玩具。就是想看看,一群累坏了的宝宝在这样的场景下是什么反应,谁的自制力更强,能够排队,谁在受挫时扛不住压力,第一个崩溃。
现场一片混乱,有的孩子开始抢,推挤,有些孩子发现总轮不到自己,就哭了。周围的家长更加紧张,也不知道是应该上前安慰,还是在一旁给孩子打气。
幼儿园是不会告诉家长该怎么做的,家长此时的表现正是他们要评估的项目。这么一来,家长的教育手段和应变能力也一清二楚了。
常常可以看到,“试玩”结束后,某个妆容精致的妈妈帮孩子穿好外套,刚走出幼儿园就哭了起来。
是不是有画面感了
为啥这么早就卷起来?因为幼儿园或者小学如果上岸了好的私校,之后的升学就会更容易。
比如加州超顶级的私校哈佛西湖中学,它们这样的中学录取什么样的小学生呢?号称“洛杉矶六小强”的顶级牛校,人家也有自己对口的小学,自己的生源,肯定要优先录取的。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,要从起跑线开始卷。
话说,之前看朋友圈里,生活在美国的其他朋友,他们给孩子申请私立小学,这些老父亲老母亲,真的是当年考清北都没这么卖力,据说面试都要面一个多小时,事无巨细。不完全是学习,还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体育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项,咱们中国家庭普遍没那么重视运动,但在美国,不仅有给两三岁宝宝上的“社交课”,还有专门给两三岁孩子训练“核心肌肉群”的课
实话实说,亚裔孩子在美国的升学中,处于绝对劣势。
举个例子,一个黑人孩子拿50分,一个白人孩子拿80分,一个亚裔孩子拿100分,这样的三个孩子处在一个水平线上。如果他们都拿80分,那一定会优先录取黑人孩子,其次是白人孩子,最后才是亚裔。
而且男孩跟女孩还不同,同样是亚裔,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被名校录取,所以薇薇安经常跟我抱怨,说华人男孩在那边升学直接处于鄙视链最底端。
西部虽然是“教育荒漠”,但在硅谷,依然卷的一塌糊涂,毕竟都是高智商父母,不光妈妈鸡娃,硅谷的爸爸更鸡娃,什么奥数、加州数学、俄罗斯数学、印度乘法表、海淀各大神器……简直无所不用其极。
好在美国那边的私校有“兄弟姐妹”政策,如果是家里有个姐姐,那么姐姐进了私校,后面的弟弟妹妹几率就更大,如果像薇薇安家,是哥哥妹妹组合,让男孩打头阵,就吃亏得多
规则如此,你无法打破,你只能适应。
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家长申请私校都通过中介或者升学顾问。因为除了把自己和孩子“打磨”到极致优秀,“武装”到无懈可击,还必须清楚升学过程中的各种弯弯绕,知己知彼。
之前,米粒妈看过一部纪录片《你好未来人类》,看得我热血沸腾。
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兼总导演陈一佳,是路透社北美地区唯一的华人财经女主播,也是央视钦点的海外连线节目特约财经评论员。
陈一佳常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。当了妈妈之后,她对教育有了更直接的感触和体会。
她给孩子北北报名了纽约的天才妈妈辅导中心,刚刚4岁的孩子要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停地刷题、做各种训练和测试。
在北北要上学前班之前,这种咱们中国家长和孩子再熟悉不过的刷题战术,是孩子进入好学校的敲门砖。
想进纽约小学天才班的孩子,都上过类似的课外辅导班,哪有什么神童呢,所有考进去的孩子都刷题,这样才能一举制胜。
美国学校里的普通班教学进度非常慢,亚裔,特别是华人家长都受不了
如果在美国进了公立学校,几乎所有华裔、印度裔家庭都会拼一下天才班。
其实这种天才班本身是为了筛选聪明有天赋的孩子,录取率只有1%左右。美国孩子考,那真的都是裸考,父母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天才,而中国和印度家长都是拼命鸡,大量刷题、背公式,毕竟这些都有套路可循,所以天才班里几乎不是中国孩子就是印度孩子。
陈一佳说,以前觉得美国孩子的童年特别轻松,后来才发现,在美国,想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爸爸妈妈和中国家长一样多,也是一样从小操心。
预约学校的公开参观活动,名额是要抢的,有家长晚了十分钟,就没有名额了。真的是比自己高考还紧张
在美国,公立学校的天才班要考;而不少顶级私校,在报名的时候就要提交智商测试结果。
跟美国一对比,有没有觉得咱们中国家长鸡娃,也没那么难了
至少咱丰俭由人啊——你可以找2000块/小时的名师一对一补课,你可以报性价比十足的在线网课,你也可以找到各种免费的优质学习资源(光是米粒妈这两年推荐给大家的,就足够用了)……不管过程是什么样的,最后中高考对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。
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?
只要努力过,知识是自己的,能力是自己的,本事是自己的,成就是自己的,谁都拿不走。
告诉孩子:只管尽力奔跑吧!只有全力以赴,才能跑出无限可能!
个人简介:@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,美国海归,海淀家长。专注学习干货、教育经验和升学。